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④|文明贵州:书写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时代长卷
日前,电视剧《乌蒙深处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,收视率冲上黄金时段收视率第一;刚刚举办的2025屯堡文化大会上,钱理群等多位文化名家齐聚贵州,共论屯堡文化家国传承的国家价值与当代实践;2025中国·雷山苗年系列庆祝活动现场,56支巡游方阵精彩亮相,吸引了数万名
日前,电视剧《乌蒙深处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,收视率冲上黄金时段收视率第一;刚刚举办的2025屯堡文化大会上,钱理群等多位文化名家齐聚贵州,共论屯堡文化家国传承的国家价值与当代实践;2025中国·雷山苗年系列庆祝活动现场,56支巡游方阵精彩亮相,吸引了数万名
“历史并没有走远,让我们迈开双脚,走进屯堡,去感受活的历史吧。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毛佩琦在《屯堡·家国六百年》一书的序言中如此写道。
贵州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,一座名为《地戏神将·甲彩昭忠》的大型艺术装置崭新矗立。这件以屯堡地戏为灵感创作的作品,将传统地戏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,成为古城的新地标。它的创作者,来自中央美院的著名艺术家王华祥站在人群中,看着一拨又一拨游客兴致勃勃地和作品合影,脸上露
初冬的贵州安顺,山色苍茫。11月12日下午4点,西秀区秀水村木当组的一方院坝里,86岁的钱理群坐在轮椅上,身着深蓝羽绒衣,头戴呢帽,颈间系着红棕交织的格纹围巾——这是他为动静新闻访谈特意准备的“造型”。
卫城镇坐落于清镇市中北部,其建置可追溯至明崇祯三年(1630年),初为军事屯兵之所,称“镇西卫”。古镇内保留有众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与遗迹,如明代古城墙、卫城千人大会旧址等,因历史文化积淀深厚,素有“小荆州”之称,至今已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。
明初在北方修缮“边墙”、重筑长城,在南方经略西南,于贵州广置卫所、开展军屯。屯堡人举家而至、深深扎根,推动了中原文化与贵州特色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,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实证。
“屯堡文化不仅是回望历史,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的‘活化石’,更是面向未来的精神‘资源池’。”在2025屯堡文化大会开幕式上,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、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、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毛佩琦
“屯堡文化的魅力,既在形态,更在精神。六百年历史淬炼形成的‘忠、勇、和、融’精神品格,更是其核心内涵和活的灵魂。”日前举行的2025屯堡文化大会开幕式,系统阐述了屯堡文化的时代价值。
明初在北方修缮“边墙”、重筑长城,在南方经略西南,于贵州广置卫所、开展军屯。屯堡人举家而至、深深扎根,推动了中原文化与贵州特色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,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实证。
2023年,贵州将“屯堡文化研究推广”纳入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、“四大文化工程”的宏伟蓝图以来,坚持从“维护国家统一、促进民族融合”的战略高度,审视屯堡文化的历史意义、时代价值与核心内涵,确立了“立足国家站位、彰显贵州特色、坚持守正创新、突出立心赋能”工作思路
在“屯堡文化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”主题分论坛三上,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肖炜发表题为“解析、互动与共创:屯堡文化数字转型的三重路径”的主题演讲。肖炜结合《黑神话:悟空》等现象级文化游戏的成功经验,提出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“文化转译”,并系统阐述了屯堡文
“谢谢叔叔阿姨,这个‘法治笔记本’太好啦,还有这个法治布口袋我也很喜欢!”在贵州省施秉县杨柳塘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,学生们抱着套圈赢得的礼物,笑得格外灿烂。当天,施秉县青年普法志愿者通过“法治小知识抢答”“法治小礼品套圈圈”等趣味活动,让孩子们在玩闹间把法治知识
10月15日至16日,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、著名作家叶辛携作品《情在贵州山水间——跟着叶辛游贵州》走进安顺,以文字为桥,为安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学动能。
“老师,屯堡的石头房子真的能挡住敌人吗?”10月13日上午,贵阳市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学校五(1)班的教室里,同学们踊跃举手提问。当天,2025年孔学堂传习社精品课进校园活动在此开展,来自观山湖区第七中学的邓余晖老师带来一堂名为《传承古韵:屯堡文化小课堂》的课程
“老师,屯堡的石头房子真的能挡住敌人吗?”10月13日上午,贵阳市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学校五(1)班的教室里,同学们踊跃举手提问。当天,2025年孔学堂传习社精品课进校园活动在此开展,来自观山湖第七中学的邓余晖老师带来一堂名为《传承古韵:屯堡文化小课堂》的课程。
据了解,本次大展聚焦贵州独特的屯堡文化,以“六百年大明余韵 三千里家国情怀”为主题,以影像展现屯堡文化“维护国家统一,促进民族融合”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底色,共设有1个主展、5个专题展和12个特展。其中,主展“影像雕刻的屯堡时光”包括“家国屯堡”“烟火屯堡”“秘境
不锈钢材质的展台上摆放着屯堡面具,漫反射作用下,历史的光影与观者相交相融,给人以时空交错之感……9月27日,在2025年多彩贵州·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展出现场,由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原副院长、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原系主任王华祥教授创作的作品《归乡·屯堡
六百载光阴流转,屯军后裔生生不息,屯堡文化如蜿蜒不绝的江河,既守护着明初的风云记忆,又在新时代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。六百年来,屯堡人以家族传承、口传心授的方式,将屯堡文化基因代代相延。如今,在政府引导、民间发力与青年接力的共同作用下,这片土地正在书写传统与现代交
近年来,平坝区以餐饮消费拉动加工、以加工需求倒逼养殖升级,成功构建“种鹅培育—标准化养殖—深加工—餐饮销售”全产业链闭环。当前,平坝灰鹅已获无公害认证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五项行业认证。
本届大展聚焦贵州屯堡文化,以“六百年大明遗韵,三千里家国情怀”为主题,展出摄影及短视频的作品围绕屯堡文化的历史脉络、建筑特色、服饰演变、民俗传承及饮食文化等丰富内容,力争解码屯堡文化“维护国家统一,促进民族融合”的精神内核。